中国老年性痴呆已超600万人 多数错失治疗(3) 二维码
64
家庭大多采取居家护理方式,康复机构只提供肢体性残障的训练,没有针对大脑认知的训练,在农村几乎是空白 4月中旬的一天,河北的程阿姨陪着82岁的公公来北京看病。 近几年来,公公的脾气越来越差,常常摔东西,大声斥责。不停地提出各种要求,一会儿要喝水,一会儿要下楼,一会儿又要看电视。公公常常怀疑家中请来照护的保姆偷东西,或者做饭时偷工减料。就这样,他前前后后气走了四五个保姆。没办法,程阿姨以更年期不适的名义向单位申请提前退休,回家全天照护公公。当问起这3年的照顾感受时,程阿姨沉默了许久没有回答。后来,她看了看一旁的公公,很小声地说了句:“没有自己的时间,得天天陪着他。自家的老人嘛,我们不照顾,谁来照顾?” 与程阿姨经历同样遭遇的人还有很多。国际老年痴呆协会中国委员会以及北京老年痴呆防治协会调研发现,老年性痴呆病程长,诊疗护理花费大,医院床位周转不过来,患者家庭大多采取居家护理方式,不少家属提前退休或者辞职来照料这些患者。许多患者在生活上难以自理,并且常伴随精神行为症状,给家庭照护者造成很大的负担。大多数照护人员有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,有的人甚至患上了抑郁和焦虑症。 国际老年痴呆协会中国委员会秘书长王虹峥指出,照料者最容易出现的十大心理压力表现为:睡眠规律状态改变;变得越来越容易受刺激;比较容易发火;注意力不能集中;短期记忆力下降;常有重复的动作或行动;开始忽视自己的外貌;忽略其他的家人;怀疑自己得了某些疾病;免疫功能下降;患心理障碍的风险性增高。 来源:魅丽乡村探索者 由广州慈济养老产业服务有限公司 提供 下一篇老兵风采——杨煦年
|